2
大家都到村头的晒谷场集合,听县里来的干部讲讲。”
李大山听到广播,放下手中的活儿,往村头走去。晒谷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这扶贫政策能靠谱吗?以前也有过不少说法,可最后还不是没啥动静。”一个村民皱着眉头说道。
“是啊,咱都被忽悠怕了,要是真能让咱过上好日子,那可真是烧高香了。”另一个村民附和着。
李大山站在人群里,默不作声。他心里也没底,这些年,村里尝试过不少脱贫的办法,可都以失败告终。要么是因为缺乏技术,要么是因为没有销路。
县里来的干部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他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清了清嗓子,说道:“乡亲们,这次的扶贫政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打算在村里发展特色种植,引进一些适合本地生长的高附加值农作物,同时,还会联系好收购商,确保大家的农产品有销路。”
台下的村民们交头接耳,半信半疑。李大山心里一动,要是真能行,那可太好了。可他又想到,这引进种子、技术指导,哪样不需要钱呢?他们这些贫困户,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散会后,李大山找到村长,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村长叹了口气,“大山啊,我也知道大家的难处。上头的政策是好的,可落实起来确实有困难。不过,咱也不能放弃这个机会,我再去跟上面反映反映,看看能不能给大家争取些优惠政策。”
日子一天天过去,扶贫项目却迟迟没有动静。村里的人又开始灰心丧气,李大山也只能继续在那几亩田里刨食。
三
这一年的冬天,格外的冷。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龙背村披上了一层银装。可这美丽的雪景,却无法掩盖村里的贫困与艰辛。
李大山家的土坯房,在寒风中摇摇欲坠。屋顶的瓦片被风刮掉了好几块,屋里到处都是冷风。秀兰用破布堵住窗户的缝隙,可还是挡不住寒意。
“他爹,这房子怕是撑不下去了,要是再下几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