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她收到的是一封冰冷的拒绝信。信中简单地表示她的经验和能力还不符合公司的要求。那一刻,林晓曦感到无比失落,但她并没有气馁。她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晓曦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各种广告创意讲座和培训课程。在一次创意写作培训中,她结识了一位资深的广告人。这位前辈看了林晓曦的一些作品后,给了她很多宝贵的建议,指出她的创意虽然新颖,但在落地执行方面还存在欠缺,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和可操作性。林晓曦虚心接受了这些建议,并开始刻意练习。她尝试将自己的创意与实际市场情况相结合,不断打磨每一个方案,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同时,林晓曦还积极参与各种广告创意比赛。在一场全国性的广告创意大赛中,她所在的团队抽到了一个关于环保公益广告的主题。林晓曦和团队成员们经过几天几夜的头脑风暴,想出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创意:以海洋垃圾为素材,制作一个巨大的“垃圾雕塑”,并通过延时摄影记录下雕塑在自然环境中的变化过程,以此来呼吁人们关注海洋污染问题。在制作过程中,林晓曦负责与摄影师沟通拍摄细节,确保每一个镜头都能准确传达出他们想要表达的情感。最终,这个作品获得了大赛的二等奖。这次获奖让林晓曦在广告圈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让她的简历更加亮眼。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林晓曦再次向那家广告公司投递了简历。这一次,她不仅附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作品集,还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求职信,表达了自己对广告行业的热爱以及对能够加入这家公司的渴望。很快,她就收到了面试通知。
面试那天,林晓曦早早地来到了公司。她穿着一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