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一段话,我将会用更多的话进行宣泄。首先,中华文化是实修的文化。(这个实修,一旦进入内行圈子里边,你嘴巴上说得再好听,也就失去任何意义了)什么意思呢?首先,你就要理解我为什么没有兴趣跟你谈及茶文化的知识,也没有谈及香文化的知识。先理解这一点。并不是我不知道六大茶类的工艺以及发酵程度和代表种类以及比较显著的地理位置,以及茶文化的一些基本历史。而是,在中华文化里边,是讲究实修,实修的意思就是,我喝茶焚香,他的内心,是能够感受到一个“静”字的,也能够感觉到道家所说的一个“虚”字。道家所说的“炼神还虚”,并不是让你理解字面,而是想通过文字传递一种东西。而实修,是你通过自己内修之后,能够感受到的。
同时,当代的很多茶知识,也不过只是1978年之后才诞生的,之前是没有六大茶类的说法的,只是后人自己加上去的。不是说,我自己实修,就不关注尘世中的知识,就看不起尘世中的知识。并不是这样的。而是我知道,技多不压身。当自己需要用到的时候,再用。比如说,如果一个男生问我六大茶类怎么划分的,我会看场合决定我会不会。如果我是在上茶文化课,那么我必须会。但是如果在现实生活,我就会说不会。如果女生问,那肯定就得会。所以,我他不管知识的层次的深浅,他都会收割。但是这个收未必用,有一个词,叫做“克用”。中华文化有一句“时有否泰,用有行藏”。我,并不是一个喜欢不看具体的人,就宣泄的人。我的宣泄,会看具体的人才宣泄。并不是说,见到每一个人都宣泄六十甲子,二十四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