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第一年,我遇到了沈墨笙。
娱乐圈是一个排资论辈的地方,我是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只能去各大剧组打杂,积累经验。
毕竟没钱没人脉没作品,谁愿意找我拍戏,哪怕我的毕业设计极为优秀。
顾明签了公司,合约还不错。
本来我也想签个公司,但是每次签约时都会发生意外,我便知道了,这是另一个设定。
李云末是没有公司的新人导演,要单打独斗。
没有公司也挺好,虽然少了很多资源,但我也拥有了很多自主权,我积极地参与进我认知中优秀的导演班底,跟着优秀的导演学习。
所幸我暂时不需要靠专业吃饭。
我在刚来时,便在社交平台创立了“晚晚”这个用来分享绘画作品的号,在几年里,我靠接单赚了不少钱。
当然,银行卡是用顾明的名义办的,毕竟李云末家境贫寒。
3
遇到沈墨笙时,我在郭导的剧组锻炼,而沈墨笙他是一个龙套演员。
按理说,剧组成百上千的人,我不可能注意到这么一个没有名气的人。
但我偏偏注意到了。
沈墨笙长得很好看,好看到我觉得他天生就该当演员。但是他又很贵气,我也说不明白,只觉得他应该是锦衣玉食养出来的,不该受着龙套之苦。
我最开始没有在意他,可渐渐的,我发现他在我生活中出现频次太高了,几乎我在哪个剧组都能看见他。
我还跟顾明说过这个事。
顾明说,我们这是孽缘,甩不掉,不如要个联系方式。
我当时没有多想,也不打算要联系方式。
龙套到处跑组太正常了。
后面,我遇到了贵人。我被他带着当了他剧组的副导,他说我是女导演,也看过我的作品,说我非常善于用镜头传达情感,所以让我来拍配角的感情戏。
可我没想到,那个男二是沈墨笙。
也是,长得这么好,一直当龙套才不正常。
我还是加了沈墨笙的联系方式,因为我负责拍他,所以交流了很多拍摄的想法。
我们聊得很投机,甚至我已经单方面将他当作我的朋友。
那部戏上映后,沈墨笙火了,同时男二的cp也爆火。
沈墨笙发消息感谢我,说多亏了我。
我说我只是尽到了一个导演的职责,将角色完美呈现出来,是他命中该火。
后来,我的戏约便多了起来。观众开始知道我,投资方也愿意找我拍戏。
我的戏,沈墨笙总是会参与,有时只是一个小角色。
按照他的名气,完全没必要,但是他说他在报答知遇之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