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练习生的嘲讽讥笑,像一把把尖锐的刀,将她的自尊心戳得千疮百孔。未来像是被厚重的迷雾完全笼罩,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就在李云几乎绝望之时,一位神秘的音乐制作人陈老师悄然走进了她的世界。陈老师在业界那可是声名远扬,以一双能洞穿璞玉的慧眼、满溢才华的创作能力著称。他制作的专辑,张张都是经典,捧红的歌手无数,可却因为性格太过耿直,不愿与那些娱乐圈的歪风邪气同流合污,不谙人情世故中的弯弯绕绕,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了远离喧嚣,处于半隐居状态。
“丫头,我听到你考核时的歌声了,底子不错,就是缺乏雕琢。愿意跟我学吗?”陈老师的声音低沉却有力,打破了李云周围死寂般的绝望。她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惊愕与难以置信,仿若一个在黑暗中溺水许久的人,突然看见一根救命稻草。陈老师站在那里,身形并不高大,却透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气场。他的目光透过那副有些老旧的眼镜,直直地看着李云,里面满是期许,像是一位独具匠心的工匠,发现了一块蒙尘却极具潜力的美玉。
李云瞪大了眼睛,嘴唇颤抖着,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过了几秒,她像是用尽全身力气,拼命地点头,那点头的幅度之大,仿佛要把自己所有的决心都通过这个动作传递给陈老师。
从那一天起,李云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天还没亮,城市尚在沉睡,李云就轻手轻脚地起床,蹑足走向那间陈老师专门为她腾出来的简陋练声房。练声房里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一架有些年头的钢琴,和一面贴满了音乐笔记的墙。她站在窗前,看着窗外逐渐泛起的鱼肚白,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每天的晨练。从最基础的发声练习开始,“咿——呀——”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起初有些生涩、颤抖,慢慢地变得圆润、饱满。每一个音符的发出,都倾注了她对未来的渴望,对梦想的执着。
白天,陈老师会带着李云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乐理知识中。复杂的和弦、多变的音阶、让人眼花缭乱的节拍,这些对于李云来说,就像是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但她没有丝毫退缩,眼睛紧紧地盯着陈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每一个符号,耳朵仔细聆听着讲解,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重点。遇到不懂的地方,她就会反复地问,直到彻底弄懂为止。有时候,陈老师会被她这股子轴劲儿逗笑,笑着说:“丫头,你这股认真劲儿,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钻研各种风格的演唱技巧更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流行乐的随性洒脱、摇滚乐的激情澎湃、古典乐的优雅庄重,每一种风格都要求歌手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