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之处,还请皇上责罚。但民女坚信,让后人了解真实历史,利大于弊。”
这时,一旁的和珅站出来,阴阳怪气地说:“皇上,这女子如此大胆,分明是目无王法,应当严惩,以儆效尤。”
我心中恼怒,瞪了和珅一眼。而纪晓岚则上前一步,说道:“皇上,臣以为平姑娘虽然行事鲁莽,但她对历史的钻研精神值得赞赏。书中内容虽有些逆耳,但也不失为一种警醒。”
乾隆沉思良久,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平新瑶,你确实有胆量。朕今日不罚你,反而要你继续编写清史,但需在朕的监督之下,将每一卷呈朕审阅。若再有不实或者冒犯之词,定不轻饶。”
我又惊又喜,连忙谢恩:“民女遵旨。”
从御书房出来,我既松了一口气,又感到巨大的压力。我知道,这一路不会平坦,还有更多挑战在等着我。
3. 后宫风云起
按照乾隆的旨意,我开始在皇宫中整理资料编写清史。这天,我正在御书房旁的偏殿查阅典籍,突然,一位宫女匆匆跑来。
“平姑娘,皇后娘娘有请。”宫女说道。
我心中一紧,皇后娘娘找我做什么?但也不敢耽搁,赶忙跟着宫女来到坤宁宫。
“民女平新瑶,叩见皇后娘娘。”我恭敬地行礼。
“起来吧。”皇后富察氏的声音温柔却又带着一丝威严,“本宫听闻你在编写清史,可有此事?”
“回娘娘,确有此事,是皇上吩咐民女做的。”我回答道。
皇后微微点头:“本宫对历史也颇有兴趣,你且说说,在你笔下,本宫是怎样的人?”
我心中一惊,小心翼翼地说:“娘娘母仪天下,贤良淑德,节俭持家,对皇上情深意重,对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在民间也广受赞誉。”
皇后微微一笑:“你倒是嘴甜。不过,本宫听说你写了一些宫廷秘事,可有涉及本宫的?”
我连忙跪下:“娘娘明鉴,民女所写皆为真实之事,且绝无诋毁娘娘之意。若有涉及娘娘的内容,也都是颂扬娘娘的美德。”
皇后点点头,正要说话,突然,娴妃那拉氏走了进来。“姐姐,这就是那个写清史的女子?”那拉氏阴阳怪气地说,“听说她写的书里,把咱们后宫说得乱七八糟,姐姐可得小心。”
我心中恼怒,但也不敢发作。皇后脸色微变:“娴妃妹妹,莫要乱说。平姑娘是奉皇上旨意编写清史,想必自有分寸。”
那拉氏冷哼一声:“哼,我看她就是不安好心。说不定哪天就把咱们后宫的丑事都抖落出去了。”
我忍不住反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