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宇宙起源:从奇点到无限科学史诗

  

证据开始支持大爆炸理论。1929 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做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他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并且距离越远,退行速度越快。这一现象被称为“哈勃定律”,它如同一个关键的拼图碎片,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想象一下,宇宙就像一个正在膨胀的气球,星系如同气球表面的斑点,随着气球的膨胀,斑点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增大。这一发现意味着宇宙确实在不断膨胀,而沿着时间回溯,宇宙必然在过去的某个时刻处于一个极其致密的状态,这与大爆炸理论的预测相契合。

然而,真正让大爆炸理论获得广泛认可的关键证据,当属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CMB)的发现。1964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阿诺·彭齐亚斯(Arno Penzias)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在调试一台用于卫星通信的大型射电望远镜时,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无论他们如何调整仪器,都能接收到一种均匀分布在天空各个方向的微弱噪声,就像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始终能听到一种挥之不去的嗡嗡声。起初,他们以为是仪器故障,甚至清理了望远镜中的鸽子粪便,但噪声依旧存在。经过深入研究,他们惊讶地发现,这正是大爆炸理论所预言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是宇宙大爆炸后遗留下来的“余晖”,均匀地弥漫在整个宇宙空间,温度约为 2.725K。它就像宇宙诞生时留下的“胎记”,确凿地证明了宇宙早期曾经历过高温高密度的阶段。

此外,元素丰度的观测结果也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持。根据大爆炸理论,在宇宙诞生后的最初几分钟内,温度极高,原子核能够通过核聚变反应形成。科学家们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宇宙中氢、氦以及少量锂等轻元素的相对丰度应该与大爆炸模型预测的一致。而实际观测结果与理论预测惊人地相符,这进一步巩固了大爆炸理论在宇宙起源研究中的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爆炸理论逐渐成为科学界关于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它就像一座宏伟的大厦,在众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和发展,从最初那个看似荒诞的假说到如今被广泛接受的科学理论,大爆炸理论的发展历程堪称科学史上的一段传奇。

三、大爆炸之前:那些烧脑的猜想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