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我只知道这些,青帮的人做事很隐秘,具体的细节很难打听到。但我听说,林鹤堂背后也有一些势力在支持他,所以才敢和青帮叫板。”
杰克逊得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满足。他继续深入调查,通过一位在上海商会工作的朋友,了解到林鹤堂近期的一些商业活动。原来,林鹤堂一直在试图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不仅在码头货物运输上加大了投资,还涉足了一些新兴的工业领域,这无疑触动了许多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尤其是青帮这样在上海滩根深蒂固的黑帮组织。他们掌控着码头的货物装卸、运输以及地下走私等生意,林鹤堂的行为无疑是对他们的公然挑衅。
一天,杰克逊在街头采访时,与李文博不期而遇。当时,李文博正从一个证人的住所出来,神情专注地思考着案件的细节,脚步匆匆。杰克逊一眼就认出了这位在上海滩侦探界小有名气的人物,他热情地打招呼:“李侦探,我是《上海邮报》的杰克逊,我对林先生的案子很感兴趣,或许我们可以合作。”李文博抬头看着眼前这位高大的洋记者,心中有些疑虑。他知道,这些外国记者往往为了新闻不择手段,而且他们的报道有时候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案件的调查。但想到他或许能提供一些独特的线索,尤其是关于上海滩黑帮和外国势力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信息,这是自己作为本土侦探所难以触及的领域,便犹豫片刻后答应与他交换信息。
两人来到一家相对安静的茶馆,找了一个包间坐下。杰克逊率先开口,将自己打听到的关于青帮与林鹤堂在码头生意上的冲突告诉了李文博。他详细地描述了青帮在上海滩的势力范围,包括他们控制的码头区域、走私渠道以及与一些政客的勾结情况。“据我所知,青帮的背后,似乎有一些当地政客的支持,他们为青帮提供保护伞,而青帮则为他们谋取经济利益。林鹤堂这次卷入的,可能不仅仅是一场商业纠纷,而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和黑帮势力的复杂斗争。”杰克逊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个新闻的兴奋与期待。
李文博认真地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信息。他心中暗自佩服杰克逊的调查能力,同时也意识到这起案子远比他想象的复杂。他将自己在调查中发现的一些线索,如林鹤堂公司的财务状况、他近期接触的一些神秘人物以及在案发现场发现的一些物证等,与杰克逊分享。两人讨论着各种可能性,试图拼凑出案件的全貌。
“我觉得,我们不能只从商业和黑帮的角度去看这起案件。林鹤堂的一些政治主张和活动,可能也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满。也许,这才是他被杀的真正原因。”李文博沉思片刻后说道。杰克逊点点头,表示赞同:“你说得对,在上海这个地方,政治因素无处不在。我们需要更深入地调查林鹤堂的政治背景,看看他是否与一些政治势力存在矛盾。”
喝完茶后,两人决定分工合作。杰克逊利用自己的人脉,继续调查青帮与林鹤堂生意冲突的细节,以及背后可能涉及的政治势力;李文博则专注于从物证和证人证言方面入手,进一步深挖案件的真相。他们约定定期交换信息,共同揭开这起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