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曾经的伤痛,一直是他心中的一道伤疤。
每当他和张晓琳相处时,李昊总是忍不住去思考,如果自己真的向她坦白自己的心意,会不会伤害到她?她是不是已经对他有了不同的感觉?而自己,是否能承受她的拒绝,或者,她的回应是否会改变一切?
张晓琳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个朋友,更是他心中某种未能言明的温暖。她带给他的,不是简单的喜悦,而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和依赖感。他渴望和她在一起,但却始终无法跨越那条无形的界限。尽管他知道,自己对她的喜欢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朋友间的关心,但内心深处的恐惧却让他始终无法表白。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晓琳和李昊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她不再像最初那样感到拘谨,也不再是那个初入大学、对一切充满迷茫的女孩。她在文艺社中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与李昊的互动也日益增多。两人不仅在社团中共同策划活动,还时常一起去图书馆、咖啡馆,分享彼此的兴趣和创作。
然而,张晓琳心里却有些模糊的情感波动。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对李昊有了不同于朋友的情感。每当他们一起看书、讨论创作时,张晓琳会感到一种温暖的依赖,她心底的某种情感开始悄然滋长。每次李昊的微笑,甚至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能在她心中激起波澜。
她知道自己对李昊的感情不再是单纯的友情,可是,她并不敢轻易去承认这一点。她总是害怕,害怕自己的感情只是短暂的冲动,害怕一旦表露出来,可能会失去现在这份温暖的关系。她害怕的,不仅仅是李昊的拒绝,还有可能失去这个与自己共享无数美好时光的朋友。
这份迷茫和不安,让她不断地在内心里反复纠结。她甚至在某个晚上,偷偷打开手机,翻看自己和李昊的聊天记录,试图从中找到一些不言而喻的线索。然而,每一次,她又总是轻轻放下手机,心里涌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有时,张晓琳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李昊,或者说,她是否只是把李昊当作某种心灵寄托。而这种矛盾的情感,在她心里渐渐积压,形成了无形的压力。
李昊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张晓琳心中的这些波动。他依旧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和她互动,常常开玩笑、打趣她的创作,给予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