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古老华夏大地的西北边陲,有一座名为清平镇的小镇。这里山川环绕,本应是宁静祥和之所,可近来却被一股诡异的阴霾所笼罩。
镇西头的李老汉,是个勤恳的庄稼人。
一日,他如往常般去自家田地劳作,路过一片幽深树林时,一阵阴风吹过,他下意识地裹紧衣衫。
突然,一道黑影从眼前一闪而过,李老汉只觉头皮发麻,揉揉眼睛,黑影却已消失不见。他并未在意,以为是自己眼花。可当他劳作至晌午,准备回家时,竟迷失了方向。周围的树木仿佛都变了模样,怎么也走不出这片树林。
恐惧在他心中蔓延,他的呼吸变得急促,双腿也开始发软。就在他几乎绝望时,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像是在指引他。
他顺着钟声的方向拼命跑去,终于走出了树林。回到家后,李老汉便发起了高烧,整个人昏迷不醒,嘴里还不时说着胡话。
李老汉的家人焦急万分,四处求医问药,却毫无效果。村里的老人们都说,这是撞邪了。
与此同时,镇中心的王家也遭遇了怪事。王家的独子王小虎,本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
一天夜里,他起夜后,回到房间却看见一个脸色苍白、身着白衣的女子坐在他的床边。女子披头散发,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双血红色的眼睛。
小虎吓得瘫倒在地,放声大哭。等家人赶到时,那女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那以后,小虎便一病不起,眼神中总是充满恐惧。
清平镇的怪事一桩接着一桩,村民们人心惶惶。有人提议去请城外山上三清观的道士来驱邪。
三清观中,一位年轻的道士正于庭院中修炼。他名叫逸尘。
听闻清平镇的怪事,逸尘主动请缨,决定下山前往清平镇一探究竟。
逸尘背着桃木剑,手持八卦盘,来到了清平镇。他先是去了李老汉家,只见李老汉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逸尘从怀中掏出一张黄符,口中念念有词,随后将黄符点燃,让李老汉的家人用碗接着符灰,冲了水给李老汉服下。
接着,他又拿出桃木剑,在房间里四处挥舞,口中念道:“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浩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受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炁腾腾。金光速现,覆护真人。急急如律令!”
一番操作后,李老汉的病情稍有好转,不再胡言乱语。
逸尘又来到王家,询问了小虎遇见白衣女子的详细经过。他根据小虎的描述,判断这是一只冤魂作祟。逸尘在王家的院子里摆起香案,点燃三根香,插在香炉中。
他双手结印,口中念咒:“太上老君,教我杀鬼,与我神方。上呼玉女,收摄不祥。登山石裂,佩带印章。头戴华盖,足蹑魁罡,左扶六甲,右卫六丁。前有黄神,后有越章。神师杀伐,不避豪强,先杀恶鬼,后斩夜光。何神不伏,何鬼敢当?急急如律令。”
念完咒,他拿起桃木剑,在院子里四处搜寻,可并未发现那冤魂的踪迹。
逸尘并未气馁,他决定在清平镇住下来,深入调查这些怪事的根源。他每天都会在镇上四处走访,与村民们交谈,收集线索。
一天夜里,逸尘正在客栈房间里打坐修炼。突然,他感觉到一股强烈的阴气从镇外袭来。他立刻起身,拿起桃木剑,朝着阴气的来源追去。
来到镇外的一片荒坟地,逸尘看到一个黑影在坟冢间穿梭。他大喝一声:“妖邪,哪里逃!”
便追了上去。黑影察觉到有人追来,速度加快,想要逃离。逸尘施展法术,脚下生风,迅速追上黑影。他定睛一看,正是小虎所见的白衣女子。
白衣女子见无法逃脱,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朝着逸尘扑来。逸尘不慌不忙,挥动桃木剑,与白衣女子展开了一场激战。他口中念道:“剑指天罡,正气昭彰。邪祟消散,天地清朗。”
桃木剑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每一次挥动都带着强大的力量。白衣女子在逸尘的攻击下,渐渐抵挡不住,身上的阴气也越来越弱。
就在逸尘即将制服白衣女子时,突然又有几道黑影从四周的坟冢中窜出,将逸尘团团围住。
这些黑影形态各异,有的形如厉鬼,有的似是邪魅,它们张牙舞爪,向逸尘发起攻击。逸尘陷入了苦战,他一边挥舞桃木剑抵挡攻击,一边寻找脱身的机会。
关键时刻,逸尘想起师父曾教过他的一种强大法术——太极八卦阵。
他迅速在地上画起符咒,口中念念有词:“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太极运转,八卦连环。邪祟退散,乾坤永安。”随着他的念咒,符咒发出耀眼的光芒,形成一个巨大的八卦阵,将逸尘和那些黑影笼罩其中。
在八卦阵的威力下,那些黑影纷纷发出痛苦的哀嚎,身上的阴气被逐渐驱散。白衣女子也瘫倒在地,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逸尘走到白衣女子面前,问道:“你为何在此作祟,祸害清平镇的百姓?”
白衣女子哭诉道:“我本是镇上的一名女子,被恶霸强占,含冤而死。死后我的魂魄不得安息,怨念极深,才会做出这些事。”
逸尘听后,心生怜悯,他决定帮助白衣女子化解怨念,让她得以安息。
逸尘为白衣女子举行了一场超度仪式。他在荒坟地中央摆上香案,供奉上祭品,点燃香烛。
他手持桃木剑,围绕着白衣女子的魂魄踱步,口中念诵往生咒:“太上敕令,超汝孤魂,鬼魅一切,四生沾恩。有头者超,无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