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时,郑巧芬却依然神采奕奕、活力四射。
晚饭时间将至,陈紫涵和赵丽丽早已回到房间里休憩。她们一整天都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游荡,双脚酸痛不已,只想趁着饭前这点难得的空闲好好放松一下。然而,郑巧芬却做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决定——她要再次前往太清宫一探究竟。
这已经不是郑巧芬第一次造访这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宫观了,但上次与她同行的还有几位女伴。或许是因为人多嘴杂,又或者是彼此之间的气场不合,总之那次的游览经历让郑巧芬感觉有些不自在。所以这一次,她下定决心独自一人走进那座冷清灰暗的道观,去亲身感受其中独有的神秘氛围。
这种氛围对于郑巧芬来说是如此陌生而新奇。毕竟,她自幼生长在家乡的那片土地上,那里的道观寺庙所散发出的气息与眼前的青羊宫截然不同。此刻,站在这座古老建筑面前,郑巧芬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它背后隐藏着的种种秘密。
穿过那扇庄严而宏伟、重重叠叠且高高翘起飞檐的朱红色大门,郑巧芬终于踏入了这座令她心仪已久的道观。眼前所见之景让她惊叹不已:洁白如雪的花瓣状墙壁顶端覆盖着流光溢彩的琉璃瓦,宛如一片片晶莹剔透的美玉;鲜艳如血的红色琉璃荷花亭亭玉立地绽放在屋脊之上,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生姿;还有那尊栩栩如生的铜铸青羊,静静地伫立在一旁,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黑色粗布衣裳的中年农妇缓缓走来。只见她手中紧握着几支香烛,步履蹒跚却又显得庄重肃穆。来到一尊神像前,她小心翼翼地将香烛插入那只青铜香炉之中,然后双手合十,虔诚地闭上眼睛默默祈祷起来。
突然,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像一只欢快的小鸟般飞奔进道观。她好奇地东张西望,大眼睛滴溜溜地转个不停,随后又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事物一般,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场景,却给郑巧芬带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异感受。这里的一切都透着道家那种质朴无华的情调,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悄然召唤着她。一股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楚的冲动涌上心头,使得她不由自主地屈膝跪下,学着那位中年农妇的样子,双手合十,开始默默地祈祷起来。
在灰暗的烛光映照下,郑巧芬手指上戴着的那颗蓝宝石戒指闪烁着幽幽的光芒,竟与这整座道观所散发出的奇异氛围相互交融,宛如融为一体。
郑巧芬缓缓地跪下身去,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一般。然而仅仅过了一小会儿,她便又重新站起身子。就在这时,一股异样的感觉从右侧传来,仿佛有一道炽热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带着满心的疑惑,郑巧芬慢慢地转过头去。
入目的是一名年轻的成都小伙儿,只见他静静地跪在距离凡码不远的地方。一身洁白如雪、一尘不染的衣裳,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他修长而挺拔的身姿。他那头乌黑浓密的头发如瀑布般垂落在额头两侧,微微闪烁着点点光芒,更衬得他那张虔诚的面庞愈发神圣而迷人。
就在郑巧芬起身的瞬间,两人的目光不期然地交汇在了一起。那一刹那,时间似乎都停止了流动。虽然这只是短暂到不能再短暂的一瞥,但他的面容却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印刻在了郑巧芬的心底。
郑巧芬清晰地看到,他有着健康的褐色肌肤,犹如被阳光亲吻过一般;那双眼睛尤为奇特,深邃而明亮,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还有那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深沉且温和的气质,以及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耐心,无不让人心生好感。
就是这样一次极为简短的相遇,让郑巧芬仿佛窥探到了这座陌生城市里那些陌生人内心深处的一角。尽管只是惊鸿一瞥,但那个小伙子的身影已然深深地留在了她的记忆之中。不过,关于这次偶遇,郑巧芬决定将其深埋心底,绝不会向陈紫涵和赵丽丽透露半句。
郑巧芬哼着小曲儿,脚步轻快地离开了那座宁静的道观。此刻,她的心情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一般愉悦。夕阳西下,黄昏的余晖渐渐黯淡,仿佛给整个世界蒙上了一层薄纱。
当她穿过熙熙攘攘的集市,踏上那条通往酒店的街道时,夜幕已然降临。华灯初上,街边的店铺陆续亮起了灯光,然而街上却并没有多少行人。郑巧芬的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荡,发出清脆而单调的声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里显得格外孤独和突兀。
就在此时,一个男人的身影出现在前方不远处。只见他步履蹒跚,身子摇摇晃晃,宛如风中残烛般随时都可能倒下。郑巧芬心中一紧,暗自思忖道:“这人定是喝多了酒。”尽管如此,她并未感到丝毫恐惧,只是默默地告诫自己,一定要与眼前这个醉汉保持距离。
那个醉酒的男人晃晃悠悠地朝着郑巧芬一步步靠近,每一步似乎都带着千斤重担。郑巧芬见状,心头不禁涌起一丝犹豫,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想要转身折回到身后热闹的集市去。但很快,她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她可是土生土长的川妹子,骨子里有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泼辣劲儿,怎会轻易被这点小状况吓倒?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