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还看了场中国铁路文工团的演出。压轴的男高音独唱最精彩,他一边拉手风琴,一边高歌。当《幸福拍手歌》的欢快旋律响起时,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大家都随着他的节奏拍起手来,我受到感染也拍起了手。
我始终相信,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幸福。而你,更应得到那份属于你的幸福。幸福不单单来自美好的感情,当你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绩时,也会感到幸福,这种幸福是更有意义的,我们都应创造这种幸福。
来信多谈谈你的学习和工作,祝一切顺利!
1983年5月10日
12. 理想
这里的天气热起来了,最难熬的日子又到了。南京是“三大火炉”之一,夏日平均气温通常在35、36度左右。宿舍和课室都没有电风扇,只有新建的图书馆内安装了几台吊扇,然而风扇下方的座位让人可望而不可及,因为总有人捷足先登。回到宿舍,大家的穿衣原则是尽可能地少,男生们大多光着膀子,有的女生则只穿内衣(我还无法像她们那样放得开)。我们住在顶楼,楼梯口张贴着醒目的告示:“禁止男生进入!”但不知谁在下面加了一行小字:“你爸爸或哥哥来了怎么办?”看了令人哑然失笑。不时有“违规者”冒失地上楼来,楼道中瞬间响起一片尖叫。唯一能降温的办法是冲凉,但晚自习后大家同时用水常常导致停水,直到后半夜才恢复供水。我经常迷迷糊糊地睡到半夜,再起来冲凉。
看了电影《人到中年》,几度落泪。虽然这部电影主要反映的是中年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困境,但也充分地展现了医生的奉献精神。自幼我便立志,长大后要当医生。小学时,我经常翻看一些针灸类书,自然是看不懂,不过也知道了几个穴位。我还买来了银针,在厚厚的草纸上练习扎针。考入医学院,让我离梦想更近了一步。然而对于要成为什么样的医生,我心中并没有清晰的目标。《人到中年》里的陆文婷对事业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为人正直,更难得的是她所拥有的爱心和人道主义精神。这让我有了明确的追求目标——要做像陆文婷那样的医生。学医之路漫长,不仅学制较其他专业长一至两年,而且科目多、内容繁杂。要“啃下”一本本厚如砖头的教科书,还要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复杂而多变的人体上,确实不易。但既然我已踏上这条路,便没有回头的理由,唯有坚定地走下去。
我们下星期就陆续开始考试了,大家都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备考中,自习室里座无虚席,弥漫着浓浓的风油精味。风油精是学校发的,用来提神醒脑,每当看书至头昏脑胀之际,在太阳穴处涂点风油精,便能使人精神倍增。或许在未来,只要我闻到这股味道,便会联想起这段难忘的“苦读”时光。
转眼间你就要毕业了。你向来不喜欢“纸上谈兵”,早已跃跃欲试,准备投身到工作中了。不过最后这个月的毕业考有那么多科目要考,需要你全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信可以不写,我不会怨你的。衷心祝愿你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1983年6月3日
13. 与你擦肩而过
我回家已近三个星期了。父母见到我自然很高兴,我也强装笑脸哄他们开心,不过我们都小心翼翼地避免谈及“敏感”的话题。白天的时光尚容易度过,但夜晚,我常常辗转难眠,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不断地折磨着我的心。与你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这种痛楚谁人知晓?
我对你说:“要去外地做社会调查,所以暑假不回家。”我之所以编了“谎话”,是因为我不忍心让你再为我流泪,更害怕再触及我妈的敏感神经。在家的这段时间,我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哥哥嘲笑我是“大家闺秀”。那天,我难得去看场电影却偏巧遇见了你,莫非这是天意?看见你的瞬间我恍如梦境,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你投来的目光里满是疑惑与不解,可我无法跟你解释,因为我哥就在旁边,他是肩负着我妈的“神圣使命”才跟我来看电影的。我妈已是草木皆兵,开始怀疑一切了。有天晚上,两个同学来家里看我,她竟然怀疑他们是你派来的“侦探”,对他们的态度很不友好,令我感到十分尴尬。
虽然只是与你擦肩而过,虽然只是匆匆一瞥,但足以了却我这半年的相思之苦,不枉我此次回来。
很想知道你分到哪个单位了,望来信告知。
1983年8月5日
14. 诺言
我到校后一切如常,勿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