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让人把青棠拖出去杖毙。
这是魏长清设计送到我身边的内应侍女,负责给他传递王府的消息。
青棠表面身份是被父母强卖到青楼给弟弟换媳妇的可怜农女,用魏长清的话来说,她比我身边那些只知道恪守礼仪规矩的木头有朝气。
京中不少贵女家中都有这样的人。
不拘男女老少,都是和魏长清在一起时,以各种名目救下的“可怜人”。
这些人被救下后为了报恩说要给恩人当牛做马,魏长清会时不时提起几句。
贵女们为了多和魏长清说上几句话,都很乐意提拔这些人到身边服侍。
其他侍女动作麻利的将青棠拖走,只是这么大的动静到底传到了正院。
父王和母妃两人匆忙赶到我院中,衣衫上沾染了清晨的寒露也毫不在意。
他们忧心忡忡的看着我召回已经送到半路的粮食,还传令守卫忆恩伯府要是敢有人来问就直接打出去。
魏长清这么孤傲的一个人,如此丢脸内心肯定记恨,不过我可不会给他这个空闲。
我让父王给我几名善于乔装打扮的暗卫,让他们在施粥时煽动挑拨。
没了王府的资助,从前都是满满一碗的稠粥变成清可照人的半碗米汤,流民自然会心生不满。
有好事时魏长清出尽风头,坏了事他就当缩头乌龟。
可他越是想跑就越是会激起民愤,这时只需一声高呼就能引来所有流民的注意。
结果就是流民蜂拥而上,等魏长清头发散乱,衣衫不整,手脚扭曲,不省人事的晕倒在地,流民又一哄而散。
忆恩伯府前门庭若市,无数贵女派人去探望,有些胆子大的更是送上帖子准备直接登门。
我扯着嘴角冷笑,告诉父王母妃这只是开始。
3
当年战乱,一老农心善救下伤重的圣祖,后来圣祖特赐忆恩伯爵位,世袭三代。
老忆恩伯是个老实人,可惜他的好大儿被花花世界迷了眼,抛妻弃子娶了一个京官的女儿,也就是柳氏。
柳氏捧着孕肚嫁进忆恩伯府,生下魏长清。
这种风流韵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传了没两个月就淡了。
机关算尽才嫁进来的柳氏野心逐渐膨胀,越想越不满意自己只是空有一个无实权伯府世子夫人的名头。
不甘心爵位只到自己儿子这一代就没了,硬是给刚出生魏长清捏造了一个口含佛珠降世的名头。
志怪逸闻大家听个乐呵,并没有人放在心上,哪知三年前宫中贵人特意召见,又赐下恩赏,算是间接坐实这个名号。
魏长清仗着的不过是外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