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故事 苏晴在乡村之农村种田忙

  

第一章:归乡之念

城市的车水马龙如往常一样喧嚣,苏晴站在写字楼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繁华却又陌生的景象,心中满是迷茫。

刚刚结束的电话会议里,上司又给她加派了一堆任务,连续几周的高强度加班,让她身心俱疲。

而此刻,接到邻居张叔的电话, 通知奶奶摔伤住院了。

如同一记重锤,彻底击碎了她在这座都市硬撑下去的决心 。

苏晴出生在南方岭南的一个小乡村,那里有连绵的青山,潺潺的溪流,还有一望无际的果林与藕塘。

父母早逝,是奶奶一手将她拉扯大,祖孙俩相依为命。

在她的记忆里,奶奶总是忙碌在田间地头,种出的莲藕又白又胖,桔子甜得醉人,百香果的香气能弥漫整个院子。

小时候,她跟着奶奶采荷花,摘桔子拿去集市上卖,换来的钱给她买漂亮的头绳和文具。

那些乡村生活的点滴,是她心底最温暖的回忆,如今,奶奶年迈,是她该回去的时候了。

她迅速向公司请了辞职,快速打包收拾了行李,大件不易携带的物品发了物流,退了租房,便轻身踏上了归乡的路途。

一路上,望着车窗外逐渐熟悉的山水,苏晴的心情愈发急切。

当那个熟悉的小村庄映入眼帘,她眼眶一热,仿佛奶奶就站在村口那棵大树下向自己招手。

镇医院里,奶奶躺在病床上,腿上打着石膏,看到苏晴回来,眼中满是惊喜与心疼:“乖孙女,你咋回来了,工作不耽误吧?”

苏晴握住奶奶的手,眼眶泛红:“奶奶,您都受伤了,我肯定得回来照顾您,工作哪有您重要。”

在医院悉心照料了几天后,奶奶病情稳定,苏晴便带着奶奶回了家。

看着家中有些破旧却满是温馨的院子,还有屋后那片许久未打理的果林,苏晴暗暗下定决心,她要留下来,把家里的果园和藕塘重新经营起来,让奶奶过上好日子。

第二章:果园重启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落在小院,苏晴早早地起身,换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旧衣裳,拿起锄头,步伐坚定地迈向屋后的果园。

踏入果园,入眼便是一片荒芜景象,桔子树的部分枝叶枯黄衰败,百香果的藤蔓肆意缠绕,杂乱无章,显然已许久未曾有人悉心照料。

苏晴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酸涩,决定先从除草这项艰巨任务干起。不多时,汗水便如细密的雨珠,顺着她的脸颊滑落,浸湿了后背,可她眼中的坚毅却愈发浓烈。

邻里的刘婶路过果园,瞧见忙碌不停的苏晴,脸上堆满笑容,热情地打招呼:“晴丫头,回来啦!这一个人忙得过来不?要是有难处,尽管跟婶子说。”

苏晴直起腰,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连忙回应:“谢谢刘婶,还真得麻烦您帮个忙。您受累帮忙找几个手脚勤快、能干的人,工钱一天 100 块。”

刘婶爽快地接受:“这有啥累的,放心吧,咱村里的情况我熟得很,肯定给你找着合适的人。你具体要几个呀?啥时候能来上工呢?”

苏晴思索片刻,条理清晰地说道:“要 15 个人,男的 6 - 7 个就行。明天早上 7 点过来找我吧,得先把果园好好整理出来,这么大的园子,我一个人实在顾不过来。眼下刚好 3 月份,得抓紧把百香果种下去,不然就赶不及今年的收成了。”

刘婶连连点头:“好嘞,我这就去给你找人,你放心哈。”

刘婶走后,苏晴稍作歇息,喝了口水,又马不停蹄地继续忙活起来。

南方 3 月的天,已然有了 6 月的燥热,苏晴没干一会儿活,整个人就如同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大汗淋漓。

次日清晨 6 点,天色还只是蒙蒙亮,苏晴就已起床洗漱,简单准备好早饭。

待奶奶起身,祖孙俩一起用过早餐后,苏晴便匆匆赶往果田。

还隔着老远,就瞧见十来个大婶聚在一块儿热热闹闹地聊天,见苏晴走来,纷纷热情招呼。

“小晴!”

“晴丫头!”

“晴晴……”

看到刘婶也在,苏晴一一笑着回应,随后有条不紊地给大伙安排活儿。

女人们负责清理杂草,男人们则扛起锄头翻地,大家伙齐心协力,争取赶在最佳时机把百香果扦插种下去。

安排妥当后,让刘婶先管着这摊事。

苏晴开着那辆有些破旧的三轮车往镇上赶去,她要去购置一大批农具,像锄头、铁铲、农耕机之类的,这些都是果园劳作不可或缺的。

她把车停在农机店门口,老板笑着迎上来:“小晴啊,听说你回村搞果园啦,需要点啥?”

农机站老板是苏晴的远房表叔。跟表叔报了清单,表叔很快就帮她配好家具了。

等买完农具,已临近中午,苏晴就近在农机站附近的面馆,点了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