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延绵7240公里,这里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也是最活跃的火山,素白冰雪与滚动烈焰的遥远距离没能隔开这对爱人的遥遥相望的眼眸,这次分离也一样。
黛安娜觉得维斯没变,仍然理智到极致的冷酷。
随着维斯将军的一声令下,“反叛大清扫”开始了。盟军舰队从木星军事基地赶了回来,飞越5.2个天文单位对这些第三代太空军军舰来说花不了多长时间,不到3周的时间,它们已经抵达了月球,巨大的舰体上的航灯全部打开。寂静的夜空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光唤醒,人群开始骚乱,他们尖叫着四处逃窜,船身下部吊仓里的电磁炮被激活,侧翼的导弹发射孔也随之打开,一道道火光划过天际,曾经极度奢华的石头街道被炸成了废墟,广场上,楼房里……这个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古代建筑群终于消失了。巨大的威慑力止住了反抗的步伐。四大洲的40多座城市里的暴乱也随着这座城市的毁灭而平息了。菲尔上校正在旗舰波塞冬号的指挥室里,他盯着控制面板,地面的信号塔实时传输着数据。
艾利克斯明白这样是行不通的,武装力量的悬殊太过巨大,这样的错误不能再犯,否则反抗军组织将会被他推向毁灭。他找到了月球基地的老熟人,在那里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三艘运输舰。这些舰船是用来给火星殖民地、木星、土星上的军事基地、科考站以及工厂运输物资的,与普通民用舰船相比,它们可以航行很远的距离而无需补充燃料,而与军用舰船相比这些运输舰耐用且无需特别专业的维护设施就能正常运作。他已经不能在地球上待下去了,通缉令贴满了大街小巷。他带着一些反抗军从月球船厂出发前往了柯伊伯小行星带,那里是太阳系的边际,到这里躲避追捕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那里杳无人烟,他们要在那里建立基地。当然,这次他没有离开自己的儿子,艾利克斯带上了他。
联盟军与反抗者的战争从未停歇过,他们时常袭击运输舰队来劫取物资,土星防卫基地组织的几次清扫活动都没能将他们彻底清除,反而让他们的声势日渐浩大。艾利克斯在小行星带上组建了不止一个基地,盟军一次又一次的将他们的基地从一颗颗小行星上清除,但它们总是能像枯树上的蘑菇一样一次又一次的从其他地方冒出来。密密麻麻的小行星群似乎成了他们的巢穴。
没有办法,联合政府只能重启了那个古老的计划——“摄星计划”,原本用来探索未知的星空。现在,用来让反抗军们无处遁形,他们大量使用这样改进后的迷你飞行器对科伊波带附近的小行星带进行了全面的搜索。它们中许多飞行器因为距离过远而导致的信号中断而偏离了航线,飞向了无边的宇宙。
可以说,从“反叛大清扫”行动以后是无尽的战争。枪炮、钢铁与病毒,这三样与对人类科技发展最有利的东西同时也在蚕食着人类社会。400年前的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了比以往更大的生产力,一个世纪前的信息革命带来的人工智能技术让人们的生产力再次跨越式的发展,然而饥荒与疾病仍然泛滥,至少对于底层人民来说是这样的。而艾利克斯,一个穷人的领袖、一个疯狂的科学怪人、一个战争贩子。他到底有何权利通过战争夺去别人的土地、财富与生命?
当大部分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时,统治也将维持在少数人手中,没有其他人的财力、政治影响力得过这些集团,没有人能够永远给穷人吃的,除了一个用炸弹和生命作为筹码挑战权威的疯子。
二. 柯伊伯带之外(2176)
刘平上尉端坐在C25-M型13号运输机的副驾驶上,他静静的看着仪表盘上的坐标图。“所有人系上安全带,32分钟后进入小行星带。”他拿起对讲机向身后的机舱内的队员们喊道。“小心点儿!希望它们不会把我们撞碎。”他又拍了拍驾驶位上的驾驶员的肩膀。运输机没有按照预定的轨道运行,一点都没有。
“引力参数异常!”报警器响了起来,运输机的机舱开始摇晃,其实驾驶员早就注意到了这点,但他已经没有任何办法改变事实了。队员们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随后他们失去了知觉。飞船的自主控制系统将剩余的燃料推向反冲发动机,这是专门为这种坠毁事故配备的。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就这么降临了,就像海上行驶的快艇突然撞上了暗礁。但这并不只是暗礁,这是一颗星球,一颗引力远远大于那些零碎的小行星的星球,它就这么突然的出现在了航道上,25号运输机运载的这批陆战队员们刚刚执行完刺杀反叛军重要目标的任务,精疲力尽的他们根本没想到这样的事会发生在返航的路上。
也许加入陆战队3年不到的出色的年轻军官刘平就要这么殉职了,但命运就是这么会捉弄人,他在被血流染脏的地面醒来,驾驶舱的前部被撞坏,驾驶位上的那名士兵已经死亡,血液染红了他的头盔。
飞船坠毁后便自动发送了遇难坐标,这些信号要经历大约要几个小时才能传到木星基地,救援从出发至到达所需的时间更久,也许等到第二天他们才能从这里离开了。除此之外,他们也只能祈祷土星上驻扎着的反抗军不会截获他们的信号。重整过队伍,剩下的4名队员测量了这里的引力参数后调整了他们的外骨骼辅助装甲,这是人类在其他星球上能轻松自如的行走的利器,同时过高的负重也能由这些外骨骼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