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们的协助下,第一门改良后的火炮终于试制成功。试炮那天,朱棣亲自前来观看。
“轰”的一声巨响,炮弹呼啸而出,在远处炸开,扬起一片尘土。燕军将士们都惊呆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
朱棣哈哈大笑,“好!李阳,你果然有本事,本王没看错人。”
我心中暗自得意,这才只是小试牛刀呢。有了火炮助力,燕军在接下来的几场战斗中都取得了优势,我的地位也在军中水涨船高。
可这好日子没过多久,就有人看我不顺眼了。军中一位老将,一直对我这个半路冒出来的“毛头小子”心怀嫉妒,觉得我抢了他的风头。
这天,在军事会议上,他跳了出来。“燕王殿下,虽说这火炮有些威力,但战场上瞬息万变,岂能仅凭此物?这李阳不过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臣恐他误了大事。”
我一听,心中火起,这老家伙,不就是见不得我好嘛。我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将军此言差矣,火炮的威力您也瞧见了,若合理运用,能抵千军万马。再者说,我虽一介书生,却也熟读兵书,知晓战术配合。不若咱俩比试比试,若是我输了,任凭处置,若是将军输了,以后还望多多支持新式火器的发展。”
老将一听,下不来台,只得硬着头皮答应。朱棣见此,也来了兴致,点头应允。
比试那天,模拟了一个小型战场。老将率领一队精兵,采用传统战术进攻;我则指挥另一队,配合火炮防御。刚开始,老将凭借经验,攻势凶猛,可当我的火炮发挥威力后,局势瞬间逆转。炮弹在敌军阵中炸开,吓得对方战马嘶鸣,士兵乱了阵脚。我趁机指挥反击,轻松获胜。
这下,军中再无人敢小瞧我。老将也灰溜溜地向我道歉,“李公子,之前是老夫眼拙,得罪了,还望海涵。”
我笑着摆摆手,“将军客气了,都是为了燕军大业,往后咱们齐心协力便是。”
随着战事推进,我又想起了枪支。要是能造出简易火枪,那战斗力可又要提升一大截。于是,我凭借记忆,开始捣鼓火枪的制造。这可比火炮难多了,材料、工艺都得反复试验。
有一次,我为了找一种合适的金属做枪管,在铁匠铺里忙活了好几天,蓬头垢面,跟个疯子似的。朱棣来看望时,都差点没认出我。
“李阳,你这是何苦,莫要累坏了身子。”朱棣有些动容地说。
我擦了把脸上的黑灰,笑道:“殿下,为了帮您早日夺取天下,这点辛苦算不得什么。待火枪制成,定能让燕军如虎添翼。”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失败,简易火枪终于问世。虽然和后世的相比差远了,但在这明朝,那也是神器。燕军将士们经过训练,很快掌握了火枪的使用方法,战场上又多了一项杀敌利器。
与此同时,我在军中的生活也趣事不断。有个和我关系不错的小兵,叫石头,特别爱听我讲后世的故事。
一天晚上,我俩坐在篝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