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入宫诊病
寒露时节,晨露未散,微凉的空气中夹杂着一丝清新的桂花香。苏映雪跟在父亲身后,踏着青石板路,步履轻盈地往太医院走去。街角的梧桐树已开始泛黄,几片落叶打着旋儿,轻轻落在她的月白色裙摆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秋日的轻纱。
“映雪,今日带你入宫,可要谨记为父平日教诲。”苏太医的声音低沉而略带沙哑,他捋着胡须,脚步略显沉重,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千斤重担,“宫中诊病,不比寻常。德妃娘娘身份尊贵,一举一动都要格外留心。”
“女儿明白。”苏映雪温婉应答,眸中却闪过一丝疑惑。这些日子,父亲每每提起德妃,语气中总带着几分凝重,似有隐情,却又从不细说,让她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好奇与不安。
太医院外,两名小太监候着,见了苏太医,连忙躬身行礼:“苏太医,娘娘病症又发了,请您快些去瞧瞧。”焦急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紧张,让苏映雪心中一紧,暗想德妃的病情定是不轻。
穿过九曲回廊,空气中飘着一缕若有若无的沉香,仿佛在诉说着宫中的神秘与庄严。苏映雪暗自记下宫中种种布置,心中却在想,这宫中的一切都显得如此陌生而遥远,她该如何在这复杂的环境中为德妃诊病?
却在转角处,她猝不及防地与一个身着藏青色官服的年轻男子撞了个照面。那人及时避让,声音清冷,却透着一股子书卷气:“姑娘当心。”抬眼对上的瞬间,苏映雪看见他沉静如秋的眼眸,仿佛能洞察人心,让她心跳微微一颤。
“大人。”她微微欠身,目光却被男子腰间那方上好的玉佩吸引,隐约可见“靳”字,精致的雕工彰显出佩戴者的不凡身份。
“靳大人,这是家父,太医院苏太医。”苏映雪不卑不亢地介绍道,心中却在猜测这位靳大人的来意。
“原来是苏太医。”男子拱手,他是靳明远,翰林院编修,却对医书颇感兴趣,适才在太医院借阅,正要归还。
苏太医打量靳明远几眼,和善道:“靳大人爱看医书?”
“略知一二,不求甚解。”靳明远谦逊回答,目光却若有似无地掠过苏映雪的面庞,似在探寻着什么,让苏映雪心中微微一动,暗想这位靳大人身上定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寒暄几句,一行人便分开了。走在通往德妃寝宫的廊下,苏映雪总觉得方才那位靳大人身上有种说不出的矛盾感。一个翰林院编修,为何对医书如此感兴趣?难道他与德妃的病情之间,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思绪未落,德妃的寝宫已至。殿内檀香袅袅,帷幔轻垂,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苏映雪随父亲上前行礼,心中却在想,这位德妃娘娘,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臣女苏映雪,给娘娘请安。”她随父亲上前行礼。抬眼时,正对上德妃那双含着笑意的眼睛。那笑意温婉,却不达眼底,似有隐忧,让苏映雪心中一凛,暗想这位德妃娘娘,恐怕并不像表面上那般简单。
“起来吧。”德妃声音柔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早听闻苏太医的女儿自小跟着学医,今日一见,果然是个秀丽灵慧的。”
“娘娘过奖。”苏映雪垂眸回答,心中却在想,德妃娘娘的病情,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诊脉时,她留意到德妃的脉象有异。表面看似寻常的风寒症候,却隐约带着一丝不合常理的紊乱。更奇怪的是,这紊乱似乎与病症本身并无关联,仿佛是某种外力所致。苏映雪心中一惊,暗想这德妃的病情,恐怕并非表面上那般简单。
“娘娘近日可曾服用什么特别的汤药?”她轻声问道,心中却在猜测,这德妃的脉象异常,是否与某些特殊药物有关?
德妃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并无特别。怎么,可是发现什么异常?”
“回娘娘,只是例行询问。”苏映雪不动声色地回答,心中却已起了疑窦。她隐约觉得,德妃的病情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或许与宫中的某些势力有关。
开完药方,父女二人告退出宫。归途中,苏映雪一直在想德妃的脉象。那种紊乱,她在医书上见过记载,通常与某些特殊药物有关,而这些药物,往往与宫廷中的权谋斗争脱不开干系。
“父亲,德妃娘娘的病...”她刚要开口询问,却见父亲神色一凛,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与无奈,“映雪,有些事,不该问的莫要多问。”苏太医难得严肃,“宫中水深,切记谨言慎行。”
苏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