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精选章节
他们带回来一个猪头,这处理猪头肉最好去地下溶洞,要不味道大,然后他想的是卤煮好,到时候包粑吃,或者等肉凉透后,直接闷饭里吃掉。
至于那两只老母鸡,家里自然是舍不得吃,只要鸡吃得好养得好,就会下蛋。
这些都需要母亲何玉芳来安排。
至于家里,张建国把米买回来了,他不想吃南瓜粥了,想吃大米饭,或者直接手工面或者做饼吃。
“行,我回头把猪头肉和鱼在地下都做好后,再端上来,免得到时候煮肉,弄得一个村子都闻得到,这可得背着点人,咱家的秘密可千万不能让人发现了,你回头和你爸赶紧把后面院子围墙打起高一点,隔壁杨老太可是个嚼舌根的包打听……”
何玉芳也很谨慎,这会虽然已经是七几年了,但是都吃集体大锅饭,而且很多人还抱着越穷越光荣的想法。
一个村的人,大家都穷的好好的,你家突然吃肉,这可不就捅了马蜂窝吗?
所以,肉得偷偷地吃,可不能被人发现了,被人穿小鞋。
张建国一家三口都要在生产队干活,然后由记分员统计分数,待到秋收后,集体会统计一下工数,再算一下本村收的粮食,然后按照工分来分粮食。
昨晚上张建国一晚上没睡,整天都无精打采的,村里记分员也是赵家人,是赵元成的小姑,见状直接给张建国打了八分。
在赵家村年满十八岁的男人,一般都是十分,妇女则是八分,那种没成年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和老人,则是打六分,所以不少人就在笑话张建国。
“你这一个壮劳力,只能拿八分,这分粮食都赶不上别人家,这日子可就难过了,娶媳妇肯定也是娶不到的,吃饭都成问题了!”
工分少,分的粮食就少,要知道张家还有两个不挣工分的孩子。
今年大旱,一家都是壮劳力,拿满工分的人家都有些填不饱肚子,就更不要说像张建国这样的家庭。
“你这就不该跟赵家硬刚的,看,吃亏了吧,工分都给你少记了两分,这多吃亏呀……”
也有村民在叹息,觉得张建国是愣头青不听劝,得罪谁不好,去得罪赵家人,没看到赵家村村长都是赵家人,记分员也是赵家人,跟他们对着干,那能讨到好处吗?
还有不少嘲讽的话语,说赵元成判不了刑,最多也就是关一阵子就会放出来,到时候张建国一家就要倒霉了,也不看看村里当官都是姓赵的,他一个平头老百姓,拿什么跟人斗?
天高路远,县官不如现管呀!
对于这些话语,张建国也没反驳,此时他们都在趁着天旱挖水塘,一来是清理肥沃的淤泥,二来想看看池塘下面能不能挖到一些水源。
毕竟,现在村里的水源,也仅仅够大家伙节约一点吃水,这要想种菜浇庄稼那是远远不够的。
“你们别在聊天了,今天活少点,早点下工,我看水井里面还有点水,去晚了可没水了……”
村支书赵礼喊了一声,让原本还在磨蹭的村民,一下子积极起来,嚷嚷着家里没水了,得赶紧去排队打水,要不然晚上煮稀饭都没水了。
张建国目光扫过赵礼。
他也是赵家人,不过这个人和赵元成他们出五服,比不上赵信,直接是赵元成的叔叔。
这村支书,虽然也姓赵,但是人比较正直,还算是和气,在村里也有点威信,要不然也不会当上村支书。
可惜,赵家村的村民大部分都姓赵,这里村干部也都是赵家人,想让村干部换人也不是很容易。
张家不缺水,所以张建国装模作样在水井里挑了半担水后,直接送到了黄大爷家里。
并且,还给他送了五斤大米,这让黄大爷感动得不行,走的时候硬是塞给张建国一袋子发芽的红薯,叮嘱他趁着天气还不太冷,在家里把红薯用沙子埋起来,然后等红薯长出嫩叶后,就可以当菜炒着吃。
吃红薯叶子,是赵家村人的一个习惯,这红薯叶味道还不错。
不过今年干旱,加上红薯怕冻,赵家村的人就喜欢用盆子或者木桶之类种红薯,等到天冷后也方便搬进屋子里,这样天冷后一样有红薯叶子吃。
这一袋子发芽的红薯拿回来后,何玉芳还挺高兴的,几个人一合计,最后把这红薯叶子,种到地下溶洞一处光线最充足的地方。
因为这里暖和,有点散光,种红薯虽然长不大,但是光吃叶子是够了。
“有这样的好地方,水源又多,回头我弄点空心菜种上,再撒一点火灰,这空心菜肯定也能长好……”
地下溶洞冬暖夏凉,这些怕冻又喜水的菜可以活。
何玉芳心里乐滋滋的,让儿子在一边煮了满满一锅白米饭,然后开始收拾那猪头,就用辣椒和八角和花椒放到锅里卤煮。
猪头肉,肥而不腻,很多时候过年都一定能吃到,这收拾干净的猪头肉足有七八斤。
不一会就有阵阵诱人香味飘来,这也幸好在溶洞底下,外面根本就闻不到味道,不然就这香味散开,用不了半个小时,全村人都会知道张家在吃猪肉了。
白米饭和猪头肉都煮熟了,张建国和父亲却没有吃,而是在院子里忙碌着,他们用稻草和黄泥搅拌放进土砖模子里,然后用脚使劲踩结实后,再脱掉砖模子,把土砖放那里阴干。
然后用阴干的土砖,把他们原本有些低矮的后院都加固加高,修葺一番。
这样,他们在后院做什么,才不会被人注意到。
“你们这是是干啥,这么珍贵的水,人都不够喝,还拿来做砖坯,啧啧,真是败家呀……”
隔壁杨老太踮着小脚,不住的朝着他们院子里张望,还漫不经心的问何玉芳去哪里了?
怎么正做饭的时候,这女人没看到?
这杨老太小时候缠过足又松了,虽然不是三寸金莲,但也比一般人的脚小,她这个人最喜欢八卦打听事情。
“我妈去忙了,我们还在干活了!”
张建国有些不高兴,心底暗暗着急,母亲说好在下面把肉和米饭煮好后,等摊凉点后没啥味道了,天黑后大门一关,才会把饭菜端上来吃。
这杨老太要是老在耳边问东问西,这要是被她发现端倪可就糟糕了!
-
分手后,精神小妹,献上忠诚!
在小说《分手后,精神小妹,献上忠诚!》中,主角曹昆与田甜演绎着别样故事。我叫曹昆,是个未满十八岁的番茄平台扑街作者。十年恋爱长跑,最终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友嫁作他人,这痛苦几近将我压垮。可命运弄人,就在绝望之际,我意外激活了情绪系统。在异性面前展露些许才华或小骄傲,便能引发她们情绪波动,从而收获多样奖励。不仅有物质财富,更解锁黄龙棍法、钻石腰子、洞察之瞳等诸多异能,我瞬间从无名小作者成为都市传奇,生活也随之巨变。
-
初恋攀高枝?我嫁你体制内领导
小说《初恋攀高枝?我嫁你体制内领导》以林晚和周晏岭为主角。其中,温婉的非遗传承人林晚,在某夜做出了一生中最意外的选择,与过去彻底决裂。而仕途顺畅的周晏岭,内心深处却藏着一个秘密——对林晚长达十年的暗恋。一次酒后的意外,让两人的过往曝光。面对昔日恋人的状告,周晏岭以一句“承让,还是我”淡定回应,流露出他的沉稳与自信。
-
借住阿姨家,她的女儿是校花
《借住阿姨家,她的女儿是校花》这部小说,以陈阳和沈婉茹为主角。陈阳,一位年轻的妇科实习医生,因缘际会住进了母亲闺蜜沈阿姨的城郊四合院。这里不仅美女如云,而且每位都貌若天仙,令人目不暇接。这个看似寻常却深藏奥秘的住处,让陈阳的生活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机遇与挑战。
-
我老婆是东晋第一女魔头
在《我老婆是东晋第一女魔头》这部小说中,唐禹和谢秋瞳是故事的主角。东晋乱世,战火连天,这个时代疯狂而荒诞。王室内兄弟争斗,北方蛮族铁蹄践踏,人肉竟成宴席。世家大族逃向南方,百姓无以为生,甚至烹煮孩童以求自保。勇士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权贵却在深宫寻欢作乐。唐禹只求自保,逍遥自在。这个荒诞的时代,人性扭曲,骨肉相残。然而,谢秋瞳如带刺蔷薇般绽放,为这个血色世界带来一抹亮色。
-
以法之名:检察院来了个新检察长
在小说《以法之名:检察院来了个新检察长》中,主角为沈传与严立成。海东省检察院迎来新检察长沈传,这位汉东政法大学毕业的精英,默默奋斗二十载,终在政法界站稳脚跟。然而,当他发现顶头上司竟是严立成时,不得不重新审视与系统的关联。汉东政法大学里,有他尊敬的老师高育良;绿藤市塔寨村,作为全国模范禁毒村,常现报端。沈传暗誓:“往昔无力,今朝必逐一惩恶。”故事就此展开,是智慧与勇气的较量,凭个人之力,在法治路上披荆斩棘。
-
官场迷局:从审查阴影到人生高光
《官场迷局:从审查阴影到人生高光》一书以张宇浩为主角。张宇浩在办公室被市里的工作人员带走协助调查,虽满心疑惑,他还是配合交出手机并离开办公室。在宾馆里,他经历了四人的轮番询问,始终坦诚相待。当被问及领导是否受贿时,他坚决否认。谈及性贿赂,他虽有联想,但念及领导的关照,选择了缄默。三天的关押,虽未受身体之苦,却失去了自由。获释后,他方知自己已被全面调查。回到岗位,同事的冷落与青梅的退婚让他倍感压力。然而,他坚信自己能走出低谷,迎接未来的高光。
-
儿媳妇她独自撑起全家
小说《儿媳妇她独自撑起全家》以孙梦露为主角。她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老人,期望余生能安稳度过。然而,命运的捉弄让她在一场意外中失去了儿子。尽管如此,儿媳孙梦露在悲痛之后,毅然选择留守这个家,以一己之力肩负起照顾小孙女和维系家庭运转的责任。生活的平静被无情打破,孙梦露将面临怎样的心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