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悬疑案件合集》精选章节
子顶替了烧焦的真顾明远......就像话剧里演的那样。"
叶慎翻开泛黄的档案册,1937年慈恩堂火灾记录中,"顾明远"的名字赫然列在死亡名单。窗外的雨骤然滂沱,苏晚的影子在墙上扭曲成挣扎的困兽。
【警方电报】
1947.11.2 23:17 发报员:警局档案科003」
收件人:叶慎探长
主题:慈恩堂火灾补充资料
- 幸存男童“小林”真实姓名为陈砚
- 火灾当日值班护工周萍失踪,疑似携带私人物品:银质双蛇胸针(图样见附件)
- 另:赵世宏1938年收养子登记姓名“顾明远”,但原户籍系统无此童记录
(电报纸底部有铅笔涂写:“沈曼青=周萍?查证中”)
第三章:绳结密码
道具室积灰的暗格里,叶慎找到捆与凶案现场相同的麻绳。绳结呈现特殊结构:三圈逆时针缠绕后穿插两股死结,尾端却留着活扣——恰似《双重人生》第三幕绞刑戏的"因果结"。
"陈师傅说这种结能藏住生机。"临时顶替的学徒声音发颤,"用力一扯就会......"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陈砚的尸体横陈在后巷阴沟旁,右手光滑如新,怀中半张烧焦的孤儿院合影上,第七个孩子的轮廓被血渍圈出。叶慎注意到他领口别着的银质胸针,图案是缠绕的双蛇。
【舞台监控】
布满噪点的16毫米胶片影像,右上角显示「金雀剧院彩排监控1947.10.31」
(沈曼青与陈砚在空荡舞台对话,无声画面配字幕)
沈曼青:(举起麻绳打结)这“因果扣”要绑成活结,戏里用得上。
陈砚:(抚摸烧伤的右手)当年火场里的绳结......也是这样吗?
沈曼青:(轻笑)记住,观众永远看不见
-
妻子恋爱了
小说《妻子恋爱了》的故事讲述了:我的妻子,好像恋爱了。生命的第二春,她再次绽放往昔的光彩。作为她的丈夫,对于她的婚外恋情。我选择站在她的身后,默默的支持。给她创造时间、空间乃至金钱。当她和初恋情人走进宾馆的那一刻。我反手拟好离婚协议。可是,你为什么要后悔呢?某某书。机缘巧合之下,我下载了这个app。我看着自己的照片,陷入的沉思。
-
反杀男主
小说《反杀男主》的故事讲述了:本以为只是简单的攻略任务我却看到了满屏狂刷的弹幕【没想到真让这小子杀到第00个了】【心中无女人拔刀自然神呗】【这次的攻略者好像还是个新手,这不易如反掌嘛】……没想到被攻略男主早就觉醒了只要杀掉00位攻略者就能去往现实世界而我,就是这最后一位。传到这个世界的第一秒我就感觉到了不对。我的头顶全是一串一串闪过的弹幕。
-
妻子在加密软件,和那个男人恋爱
小说《妻子在加密软件,和那个男人恋爱》的故事讲述了:我的妻子林雨菲有一种独特的方式吃樱桃。她总是先咬下果肉,然后将果核放在舌尖,闭上眼睛感受一秒,最后才吐出来。每次我看到她这样做,心里都会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满足感。我们的餐桌很简单,却总是充满笑声。今天是周五,我按惯例下班买了她最爱的樱桃,和两块提拉米苏蛋糕。站在厨房里,我看着她将长发挽起,露出白皙的后颈,手指灵活地切着蔬菜。
-
两大顶级文明的碰撞
小说《两大顶级文明的碰撞》的故事讲述了:两大顶级文明的碰撞在无垠浩渺的多元宇宙中,每一个宇宙都宛如悬浮于宇宙之网的独特晶体,各自散发着独有的迷人光芒,遵循着截然不同的物理法则与发展轨迹。这些宇宙像是一个个独立的世界,有的宇宙中物质密度极高,引力成为主宰一切的力量,天体在强大引力作用下紧密聚集,孕育出超乎想象的巨型恒星和黑洞;而有的宇宙中,暗物质和暗能量占据主导,物质的分布极为稀疏,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微弱,文明的发展也因此走向了独特的道路。
-
男友拿血珍珠向新欢求婚
小说《男友拿血珍珠向新欢求婚》的故事讲述了:我是南洋采珠女,为了支持一心想做人上人的竹马江尘舟创业,独守渔村7年。只为凑齐他口中的52颗女王凤凰螺里的孔克珠,让他攒够钱,能够风风光光迎娶我走出这个一起长大的小渔村。而今,我正卖命寻找最后一颗时,他带着团队到这片海湾团建。我自诩老板娘的身份,欣喜若狂备好一切,却看到他牵着一个女人走来。而那女人纤长的脖颈上,正戴着一串520颗的珍稀孔克珠项链。
-
被家暴后我把老公全家扫地出门
小说《被家暴后我把老公全家扫地出门》的故事讲述了:我刚做完手术,老公的弟弟要结婚。婆婆让我腾房子给他们当婚房。还威胁说,如果我不同意,就把我扫地出门。于是,我让他们全家出门要饭了。早晨起床,我发现我家客厅坐了一圈陌生人。公婆和老公都陪着笑,磕着瓜子喝着茶水,烟雾缭绕,其乐融融的样子。我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这是老公弟弟的女朋友一家人。昨晚弟弟提了一嘴,要带女朋友回家,可没想到是回我家。
-
人淡如菊的闺蜜
小说《人淡如菊的闺蜜》的故事讲述了:闺蜜性格人淡如菊,不争不抢。她的未婚夫不愿出彩礼,她在我面前唉声叹气。我出面为她争取了十万彩礼,而她却推说不要,说自己爱的是未婚夫这个人,而不冲他的钱。她未婚夫感动不已,心里却对我有了芥蒂,劝她跟我少往来。坐月子她夫家不愿意请月嫂,我自掏腰包请她去月子中心,她却说我铺张浪费,转头便把名额给了同时生产了的小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