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恐怕很难维持下去。”
文清漪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她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与其并购,不如注资重组,保留他们的品牌和历史。这样不仅能获得社会好评,也能传承民族企业的精神。”
林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倒是个新思路。”
文清漪见状,继续说道:“其实,林氏集团也可以考虑转型。现在国家正在推进华夏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可以把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结合起来。比如,可以投资一些高科技产业,或者支持传统文化复兴。”
林父惊讶地看着她,眼中带着一丝不可置信:“你这些想法,是从哪里来的?”
文清漪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却充满力量:“只是些浅见。我觉得,一个企业要想长久发展,不能只追求利润,还要有家国情怀。”
林父沉默良久,目光中透出一丝欣赏。他突然说道:“清漪,你有没有兴趣来集团工作?我觉得,你的想法很有价值。”
文清漪有些意外,但很快点了点头:“好,我愿意试试。”
从那天起,文清漪正式参与林氏集团的经营。她的第一个提议,便是设立一个“民族企业复兴基金”,专门扶持那些有历史底蕴的老字号企业。
她的想法得到了林父的支持,基金很快成立,并迅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计划,文清漪还组织了一场“民国风华”主题的慈善晚宴。晚宴当天,她身着一袭素雅的旗袍,站在聚光灯下,从容不迫地致辞:
“各位来宾,今晚我们不仅是在追忆民国时期的风华,更是在传承那个时代的精神。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担当。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种担当……”
她的声音清亮而坚定,仿佛能穿透每个人的心灵。台下,林雨薇静静地站着,目光紧紧追随着台上的文清漪。
她看着姐姐在聚光灯下闪闪发光的模样,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敬佩与感动。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名媛风范。”林雨薇轻声自语,悄悄擦去眼角的泪水。她暗下决心,要向姐姐学习,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晚宴结束后,林父找到文清漪,脸上带着难得的笑意:“清漪,你今天的演讲很精彩。我决定采纳你的建议,把林氏集团的发展方向调整到支持国家战略上来。”
文清漪欣慰地笑了:“谢谢爸爸。其实,雨薇也有很多想法,她最近在研究如何用现代科技传承传统文化。我觉得,我们可以让她负责一个新项目。”
林父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
从那天起,林氏集团开始了一系列转型。他们投资了多个高科技项目,支持传统文化复兴,还设立了专项基金扶持老字号企业。
这些举措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集团的声誉和业绩都大幅提升。
而文清漪和林雨薇,也真正成为了姐妹。她们一起工作,一起学习,共同为家族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林雨薇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不再为身份问题困扰。
一天晚上,文清漪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的万家灯火。林雨薇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茶:“姐姐,你在想什么?”
文清漪接过茶,轻声道:“我在想,这个时代真好。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如果父亲能看到,一定会很欣慰。”
林雨薇轻轻握住她的手:“姐姐,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可能永远都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文清漪摇头:“是你自己选择了正确的路。记住,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心怀家国。这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第二天,文清漪站在林氏集团档案室的门口,心跳有些加速。
自从那天在父亲的书房发现那封泛黄的信件后,她就一直心神不宁。信上的字迹她再熟悉不过,正是她父亲文远山的笔迹。
“小姐,这是您要的档案。”档案室管理员递给她一个古旧的木盒,“这是集团最早期的文件,已经很久没人动过了。”
文清漪接过木盒,手指微微发抖。木盒上积了厚厚的灰尘,锁扣已经锈迹斑斑。她小心翼翼地打开,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
最上面是一叠泛黄的文件,下面压着一个牛皮纸信封。文清漪的心跳得更快了,这个信封和她在家中发现的一模一样。
她颤抖着手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老照片和几页信纸。
照片上,年轻的文远山和一个陌生男子并肩而立,背景是一间挂着“振兴实业”牌匾的店铺。
信纸上的内容让文清漪屏住了呼吸:
“远山吾兄:
见字如面。振兴实业已按计划完成转型,所有设备均已秘密转移至后方。日军近日搜查频繁,望兄多加小心。若有不测,振兴实业就托付给兄了……”
落款是“弟 林振华”。
文清漪猛地站起来,心跳如鼓。林振华?这不就是林氏集团的创始人,林爷爷的名字吗?
她继续翻阅文件,发现了一本泛黄的账册。账册上详细记录了抗战时期,振